那个夜晚,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跑道被灯光照得发白。屏幕右下角的“东京奥运会直播”字样无声宣告着这场跨越时空的竞技。我盯着屏幕上那个身穿红色战袍的身影,苏炳添正低头调整
那个夜晚,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跑道被灯光照得发白。屏幕右下角的“东京奥运会直播”字样无声宣告着这场跨越时空的竞技。我盯着屏幕上那个身穿红色战袍的身影,苏炳添正低头调整起跑器,第九道——最不利的赛道。
发令枪响的瞬间,他像被弹簧弹射出去。前三十米还落后,但途中跑阶段,他摆动的手臂划出红色弧线,肌肉贲张的节奏让屏幕前的我屏住呼吸。60米处,他竟追到了第一集团!最后冲刺,他脖颈青筋暴起,9秒83——新的亚洲纪录诞生。
这个数字凝固在屏幕上时,我忽然想起刘长春。1932年,他也是飘洋过海来到奥运赛场,在洛杉矶的跑道上孤身一人。89年过去,从一个人的奥运到苏炳添站在半决赛第一组,这条跑道见证的不仅是速度,更是一个民族追赶世界的足迹。
此刻的东京奥运会直播画面里,苏炳添双手扶膝大口喘息,然后仰天怒吼。那道红色闪电刺破的不仅是终点的计时器,还有所有关于“不可能”的界定。体育的魅力正在于此——当人类不断逼近极限时,总会有人用零点零几秒的突破告诉世界:前进的路上,没有终点。